學校:高級中學|作者:小寧
——《白帆》幸福大家談投稿本文原創首發於365學堂(www.aol-grp.com),嚴禁無授權轉載。
冰心曾說:“我自己是凡人,我隻求凡人的幸福。”不同的人對所謂凡人之幸福自有不同的理解,奚以知其然也?忙於學習的我們,幸福也許是學業有成;步入社會的青年們,幸福也許是找到一份符合心意的工作;步入中年的人們,幸福也許是工作穩定,家庭和樂;而已是耄耋的老人們,他們的幸福也許是兒孫滿堂,頤養天年……(列舉各類人眼中的幸福,為進一步提出中心論點蓄勢。)不論哪種幸福,究其根本皆因發自內心。(突出中心論點:幸福出自吾心)而處在這盛世之下的我們,幸福自是純粹而簡單的,實乃小幸也。本文原創首發於365學堂(www.aol-grp.com),嚴禁無授權轉載。
那如若是處在困苦之中的人們,他們的幸福又從何而來呢?(應該另起一行,作為承上啟下的過渡段。)本文原創首發於365學堂(www.aol-grp.com),嚴禁無授權轉載。
孔子曾說:“飯疏食飲水,曲肱而枕之,樂亦在其中矣,不義而富且貴,於我如浮雲。”(引用孔子的話,為下文談孔子的幸福提供論據)於大多數人而言,物質條件上的困乏無疑是難以忍受的,可在孔子看來,即便是粗茶淡飯,仍別有一番風趣。對於他來說平平淡淡是幸福的,自由自在是幸福的,不取不義之財亦是幸福的。由此可見,幸福並不絕對源於物質層麵,精神上的通透與富足,亦是一種小幸。(以孔子的觀點來論證孔子的幸福觀。)本文原創首發於365學堂(www.aol-grp.com),嚴禁無授權轉載。
既有小幸,自有所謂大幸。何謂大幸?(巧用設問,引出下文關於“大幸”的論述)範仲淹言:“先天下之憂而憂,後天下之樂而樂。”(以範仲淹的話來論證何謂大幸。)而此“後天下之樂而樂”即是所謂大幸。蕪荒人煙的邊疆之地,有戍邊將士投身守護,他們為萬家燈火亮起而幸福;洋人冷嘲熱諷之中,詹天佑挺身而出,駕起依靠中國人自己的力量建起京張鐵路,(原句“架起京張鐵路”動賓搭配不當。)他為國人得已以揚眉吐氣而幸福;驚濤駭浪之上,林鳴投身建設,築起港珠澳大橋,他為人們通行順暢而幸福。他們的幸福,不因物質富足而樂,而為黎民百姓之樂而樂,這也正是“大幸”的含義。(引用戍邊將士、詹天佑和林鳴的事例,論證何謂大幸。)本文原創首發於365學堂(www.aol-grp.com),嚴禁無授權轉載。
小幸是幸福的,大幸亦是幸福的,小幸是個人之幸福,而大幸則是千萬人之幸福。(論述了小幸與大幸之間的關係)誠如卡耐基所言:“幸福並不是依存於你是什麼人或擁有什麼,它隻取決於你想的是什麼。”可反觀當今社會,有太多的人一味地追求物質富足,總將自己與生活更富足的人相對比,因生活不如別人優渥終日鬱鬱寡歡。他們對自己太過苛刻,也對幸福太過苛刻狹隘。(用詞不當)但事實上,大幸由千千萬萬小幸構成,我們何必對簡單的小幸設如此之高的門檻呢?為成就大幸而小幸,又何樂而不為呢?(本段主要從反麵來論證:有人對幸福的理解過於偏執和狹隘。)本文原創首發於365學堂(www.aol-grp.com),嚴禁無授權轉載。
同學們,對於身處校園之中的我們來說,幸福也許隻是學業有成、金榜題名,但不必因此小幸之平凡而妄自菲薄,人生路漫漫,幸福之源遠不止如此。但無論是小幸還是大幸,都源於發自內心的快樂,因而我們隻須銘記:“物欲不縛人心,幸福自在吾心”即可。(歸納中心論點,呼應文題,點明中心。)本文原創首發於365學堂(www.aol-grp.com),嚴禁無授權轉載。
更多原創文章,免費獲得專家點評,盡在365學堂!
拓展閱讀
更多>>應付金額:0元